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当前时间:
北京市2022年首次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3-02 22:39:52    文字:【】【】【

近期社交平台上流传的“取消中考”的消息,究其本质是对于中考的认知存在误区。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北京市全面有序推进中考中招改革,以减轻学生重复备考压力,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1年起,北京市中招工作全面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初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分散在初二、初三两年中,在相应基础型课程结束后进行,随教随考随清。

免中考并非“取消中考”

为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北京市2022年首次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并继续推动实施1+3人才培养试验工作(以下简称“1+3项目”)。

两项招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考生升入高中提供新的选择机会,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录取是指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生可凭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获得高中录取,而无须通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数。根据公开信息,申报登记入学的应届初中生需:

1.已参加2022年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

2.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不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

已被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录取的学生继续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为“合格/不合格”,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而实施多年的1+3项目,去年首次迎来3个重要变化:录取方式实行“摇号录取”;学生录取后中途不得退出试验;新增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和北京学校2所试验学校。

1+3项目为初二年级学生提供了一次升入优质高中的选择机会,但要明确,该项目并不是提前进入高中的“捷径”。尤其是去年明确学生录取后中途不得退出试验。这就意味着,考生和家长在选报时,要理性分析各校的试验培养特色和考生自身的发展潜质,综合考量。

综合来看,登记入学试点、1+3项目招生方式优化调整,其目的是让北京学子的升学能有更多选择,而非“捷径”。

高中教育迈向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考中招作为首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近期社交平台上“取消中考”传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质量高中教育建设的关心。

但对于高中教育建设,其实早在上月召开的全市基础教育大会上,市教委就明确表示将做好中考中招改革政策配套,统筹调配教育资源,协同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稳步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引导学校挖掘潜力,抓住契机发展特色、提升质量、缩小差距,推动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实际获得感。

下一步,北京市将如何全面有序推进中考中招改革,使学生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值得期待与关注。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房颖

本文作者:北京考试报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2  红运生活网  鲁ICP备180007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