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斋等人在新渔阳里6号组建了中国共产主义
1920年春,陈独秀将《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入驻老渔阳里2号。陈独秀也在此居住。
1920年5月,陈望道在老渔阳里2号对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进行校对和策划出版。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在老渔阳里2号组建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6月,杨明斋等人在新渔阳里6号组建了中国共产主义组织最早的通讯社——中俄通讯社。
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领导下,中国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新渔阳里6号成立,发起人有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李汉俊、叶天底、袁振英、沈玄庐、金家凤,俞秀松任书记,作为第一个团的早期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对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起到了发动和指导的核心作用。
1921年3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临时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建立,临时中央机关依然设在新渔阳里6号。
图为《共产党宣言》第一版中文全译本
图为1921年在上海成立团的临时中央局以及临时团中央创办机关报——《先驱》
图为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干部学校:外国语学社
发布人:管理员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